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活动 > 正文

用于二次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先进电极材料及其回收再利用

发布者:Nithyadharseni Palaniyandy发布时间:2025-11-08浏览量:

湖南大学岳麓材料青年学者论坛311

目:用于二次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先进电极材料及其回收再利用

报告人Nithyadharseni Palaniyandy 副教授

南非大学(South Africa University

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三栋205会议室

间:20251030(周四)下午16:30-17:30

主持人:谭勇文 教授;BALOGUN MUHAMMAD-SADEEQ ADETUNJI 教授

邀请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报告摘要:储能系统,如金属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在推动可再生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具有开放孔道结构的锰基正极材料因原料储量丰富、成本低廉、结构可调、热失控材料特性及环境效益而备受瞩目。这类材料可实现高效的离子存储与传输,适用于多种储能应用场景。然而,锰基材料在循环过程中会因Jahn-Teller畸变导致容量衰减。微波辐照技术能提升材料中锰含量,从而提高锂离子扩散系数并降低锰在电解液中的溶解。此外,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并再生材料以用于储能设备,对于减少废弃物、节约资源以及推动能源领域的循环经济至关重要。通过研发高效的回收方法和材料再利用技术,我们能够为构建更可持续的能源未来奠定基础。

报告人简介:

Nithyadharseni Palaniyandy教授于2012年在印度卡鲁尼亚大学科学院获得博士学位;随后担任印度顶尖工程研究所的助理教授(2013-2014年)、新加坡国立大学的访问研究科学家(2014-2015年)。2015-2021年,她在南非科学与工业研究委员会(CSIR)开展博士后阶段研究,并被提升为高级研究员。2022年,她加入南非大学,担任工程学院副教授。她的研究重点是开发先进电极材料,用于二次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储能器件,并开展电池材料的回收与再利用。她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60多篇文章,在国内和国际会议报告30多场次,获得了约3000次引用,个人h因子为26。此外,她长期担任开放获取期刊和会议的编辑、科学顾问委员会成员以及国际期刊审稿人,入选世界前2%的科学家。


+1
0
该内容对我有帮助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