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活动 > 正文

新型原子级缺陷和掺杂的可控构筑及表征

发布者:赵晓续发布时间:2025-10-09浏览量:

湖南大学“岳麓材料青年学者论坛”第306

题目:新型原子级缺陷和掺杂的可控构筑及表征

报告人赵晓续 教授/博士生导师

地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三栋205会议室

间:20251020(周一)上午11:00-12: 00

主持人:洪金华 教授

邀请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报告摘要:

随着二维材料在纳米技术和材料科学中的广泛应用,精确调控低维材料的缺陷和掺杂结构成为提升其性能的关键。本报告提出自插层电子束辐照两种创造性策略用于实现过渡金属硫化物等低维材料的原子级可控构筑。此外,引入AI模型(CycleGANU-Net)实现对电镜图像中的复杂结构的点缺陷和掺杂位点的智能识别。同时借助扩散模型实现对球差电镜分辨率的提升,为实现更多更精细结构的表征提供了保障。通过这一系列方法,我们为低维材料的设计、优化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

报告人简介:

赵晓续是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赵晓续研究员于2014年获南洋理工大学一等荣誉学士学位,2018年获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学位,2022年加入北京大学。赵晓续研究员的主要研究兴趣是使用高空间以及高能量分辨的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电子能量损失谱,在亚原子尺度解析和构筑低维量子材料,建立原子拓扑结构与物性之间的关联,并结合机器学习方法实现对原子尺度电镜照片的智能分析等,目前已在Nature, Nat. Nanotechnol., Nat. Mater., Nat. Syn. Nat. Commun., Sci. Adv.,等顶级期刊发表论文160余篇,引用超过15,000次,h-index 67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联合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重大项目子课题、创新群体B骨干等多个项目。



+1
0
该内容对我有帮助
更多